井下螺桿泵主要包括水力部分(轉子鑲嵌在定子內)和驅動部分,驅動部分借助于連桿將軸轉動傳遞給水力部分。這種連接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完成:鉸鏈連接、萬能連接(如萬向節)或者柔性連接裝置。 驅動裝置連接輸入軸,將其能量轉化成軸轉動的機械能。
軸由驅動部分的軸承支撐,驅動軸轉動帶動水力部分的轉子偏心運動。在轉子與定子之間形成腔室。轉子的偏心運動驅替腔室內的流體“移動,將流體沿著軸的方向從吸入口運送到出口。
因為流體實際上是機械式的驅替,所以各類螺桿泵屬于旋轉泵分支。 如果將螺桿泵連接到“發電機上,而不是電動機或其他負荷,轉子在不同的壓力驅動下轉動,實際上泵就變成了液壓馬達,源于泵送機械的術語。利用流體的能量轉換成轉動軸的機械能從偏心轉子,經由連桿到驅動軸,再到負荷。
因此,當機械能轉化成水力能時為井下螺桿泵;相反,當水力能轉化為機械轉動能時為液壓馬達。在油田勘探鉆井時,這樣反轉運行的裝置被稱為“井下螺桿鉆具,它利用鉆井液作為工作流體驅動定子內的轉子,同時潤滑鉆頭和沖刷攜帶巖屑。
從制造工藝上減輕離心泵的震動
1、同軸度應到達請求有不少離心泵的振蕩或毛病是由于同軸度失調所導致的,同軸度包括泵的一切反轉部件,如泵軸、軸承座、聯軸器、葉輪、泵殼及軸承精度等,這些都需要按設計圖紙上標注的精度加工檢查來保證。
2、精細地制作葉輪和泵軸泵軸的表面光亮度要高,尤其是密封和油封部位。泵軸的熱處理質量應到達請求,高轉速泵更應嚴格請求。葉輪的過流面應盡可能光亮,原料散布應均勻,型線應精確。
螺桿泵的使用故障和排除方法
G系列單螺桿泵是一種新型的內嚙合回轉式容積泵。具有效率高、自吸能力強、適用范圍廣等優點,對各種難以輸送的介質都可用此泵來輸送,因此,單螺桿泵在國外被稱為萬能泵。
該系列泵可輸送中性的或腐蝕的液體,潔凈的或磨削性的液體,含有氣體或易產生氣泡的液體,高粘度的液體,包括含有纖維物和固體物質的液體。螺桿泵故障現象螺桿泵故障原因排除方法1、啟動困難1、 料液未充滿泵腔,摩擦阻力較大。
2、 填料壓蓋壓得過緊,軸與填料之間有摩擦力矩過大。
1、 用管子鉗搬動聯軸器泵主軸3~6轉。
2、 調整填料壓蓋。
2、啟動后不出料液1、 有大量空氣吸入;2、 電動機轉向不對;3、 料液粘度過大。
1、 檢查吸入口液位是否太低,吸入管是否漏氣;2、 調接電動機的任意兩相進線;3、 稀釋料液。
3、泵有圈套的振動或噪音1、 電動機與泵軸不同心;2、 泵內吸入空氣或料液混有大量空氣。
1、 重新調整同軸度;2、 檢查料液位,設法排除吸入液中的空氣。
4、運行過程中,流量顯著下降1、 襯套磨損,間隙增大。
2、 轉速降低。
3、 萬向聯軸節或繞軸損壞傳動失效;4、 吸入管路浸入液體深度不夠,有空氣進入泵內。
1、 更換襯套,必要時換螺桿;2、 檢查電源和電機;3、 停機檢修,更換軸聯軸節或繞軸;4、 減小吸入高度,增加浸入深度,拔除吸入料液中空氣。
5、電動機超載1、 揚程超過泵的揚程式過多;2、 料液粘度太大。
3、 電壓太低。
1、 盡量減小管路水頭損失,或更換高揚程泵。
2、 稀釋料液;3、 檢查原因,提高電壓至規定值。
6、軸封填料處大量漏液1、 壓蓋過松;2、 填料磨損;3、 進出口位置相反。
1、 調整壓蓋;2、 更換填料;3、 以中間法蘭口為吸入口。 單線螺旋的轉子在雙線螺旋的定子孔內繞定子軸線作行星回轉時,轉子與定子副之間形成的密閉腔就連續的、勻速的、容積不變的將介質從吸入端輸送到壓出端。由于這種巧妙的工作原理,使得單螺桿泵具有一般性泵的通用性能外其最顯著的特點是:
1、可輸送高粘度的介質。根據泵規格的大小不同,介質的最高粘度可為200000厘泊。
2、可輸送含固體顆粒、磨削顆粒和纖維的介質。其含量一般可高達40%,當介質中所含固體為粉末狀細微顆粒時,最高可達70%,根據泵的大小不同允許介質中所含固體顆粒粒徑最大為2毫米——40毫米。
3、輸出的液體連續均勻、壓力穩定、攪動小,對敏感性的液體不會發生任何成分的改變。
4、流量與轉速之間為簡單的正比關系。可通過調節轉速進行流量的調節,配上變速的電動機,可成為變量泵。
5、壓力能隨輸出管道阻力自動調節。在0-36(公斤/厘米2)壓力之間,用戶很容易調到所需的壓力。這樣既節能,又避免壓力太高或太低而影響工藝流程。
6、結構簡單、更換配件及日常維修比較方便。